共计 315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哈喽,大渣猴。
这里是小博同学,我叕回来了。
这是我回到老家的第不知道多少天,也是我整个人感觉都不大好的第不知道多少天。
在这个 中俄边界港口城市,停止开采的东北煤城,地产开发商滑铁卢,中国房价守门人,精英人才 (本人) 生产厂家,鹤 · 欲望 之都 · 岗。
我的人生仿佛陷入了某种走不出的困境。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很罕见的没有发出 “ 我怎么这么好看 ” 的感叹。
而是从那双仿佛阅尽《甄嬛传》,《如懿传》,《小明历险记》的沧桑眼眸中,看到了一丝著名艺术家达 · 芬奇的影子。
别误会,我并不是说这几部影视作品有多艺术。如果 “ 茶艺 ” 不配算做艺术的话。
我的意思是,如果一直在这座城市生活,我可以预见的后半生大概会和达 · 芬奇一样的 悲惨且孤独。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说三线城市的 gay 生艰难。
但当我仔细收拾了一下自己脑子里的记忆,高三毕业才知道自己喜欢男孩子的我,好像真没什么在小城市体验 gay 生的经验。
这件事就像是 “ 伊能静姐姐的声乐知识 ” 般十分耐人寻味。
而那篇文章现在看起来就有了那么些 “ 何不食肉糜 ” 的意思。
于是当我深扎 实干 ,切实 深入 的体验了下三线城市的 gay 生之后。
除了留下了一句还是 “ 大学生活好 ” 的感叹之外,就是让今日推送的标题多了两个用以表达情绪的敏感字。
三线城市的 gay 生,真 他妈 艰难。
打开那款让蓝色变成属于中国同志代表色的小软件。
耐着性子一个个的点进个人资料查看详情。
凭借自己 阅片无数的经验,单身 20 年的祖传手艺,以及 Wi-Fi6 的网速加持。
仅仅用了 10 分钟的时间,就刷到了 50km 外的邻市。
而这其中,仅有 23 个人的个人资料或头像是 “ 非明显网图 ” 的本人照片。加 v 认证头像的,只有 6 人。
别怀疑,这组数据,除了证明本人真的具有上述能力之外,也是为了说明,在我现在身处的这个城市,同志人数的比例,及当地的 gay 圈文化。
这件事情吊诡且魔幻的地方。
是我一直以为,交友软件设计展示 “ 照片 ” 的功能,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开始聊天之前确认对方是否是你需要的类型,从而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
最起码能让你知道屏幕对面和你聊天的是吴彦祖,彭于晏,还是小博同学。
你看,第三个选项出现在这里的尴尬,其实就可以完美的通过看资料照片的方式进行预判式解决。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本人长得很丑,这只是种高级的幽默手法,叫做自嘲。
而不放照片,似乎就能避免所有因为聊天而带来的尴尬。至少他们应该是这么想的。
事实上,迄今为止,人类能够坦诚相见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社交网络下,在不同的圈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有着不同的样子。
而简单粗暴的通过 “ 照片 ” 信息筛选确定是否 ️ 聊的交友方式,似乎已经是我们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我们在这个属于我们的圈层中彼此坦诚。”
虽然美图秀秀,轻颜相机,天天 P 图,抖音滤镜这新世纪的四大发明让 “ 坦诚 ” 的含金量有些缩水。
但我仍然认为,在这个能看到你照片,知道你是谁的人,也大概率是这个圈子里的人的软件里。
放上自己的照片,和真实的交友信息。
是避免已读不回,拒绝见光就死的不二解决途径。也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
所以我其实一直十分费解,在这个小圈子的小软件里,那些 不放自己照片,盗用别人照片,盗用别人照片还声称是自己 的人,到底是种什么心态。
但我知道,我的这种费解,和 有些人把小蓝当成约炮软件,并质问那些资料里写着 “ 不约 ” 的人是什么心态 的费解一样。
只是一千个人眼里的一千个Des,icon,hank。本身无可厚非。
可能有些人就是觉得交友软件应该搞得像假面舞会,或者cosplay,穿着别人的衣服死不退水的悍跳,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毒打的我,此刻并没有意识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究竟是有多么的深不可测。
依旧头铁的在交友软件上用着带主播认证的头像,并对 三线城市 gay 没有勇敢做自己的觉悟 表示嗤之以鼻。
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反正正道的光照在大地上的那一刻,没有一个老铁是无辜的。
社会主义的小拳拳捶到我胸口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 sm 的船新玩法。
单纯无知善良的我,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我们的对话没有就此结束,但他很少回复我的消息。
如果不是我的确不知道他是谁,且最后实在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去探究他是谁。我甚至怀疑我在被一个陌生渣男PUA 了。
即便这样,已经出柜的我还是默默的去掉了认证的标识。
毕竟,在没有认证的情况下。我或许只是拿着 好看 的人照片,幻想 cosplay 的人也说不定不是。
没错,自夸也是一种喜剧技巧。
我不能说自己是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但最起码,我是个敢于自嘲自夸,敢于肯定否定,敢于表达想法,敢于接受包容。我是个内心强大的人。
但这样的我,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在这个 全是亲戚,遍地朋友 的城市,真正勇敢的做自己。别人呢?
三线城市的 gay 生艰难,难在同类太少,找不到合适的伴侣。
难在圈子太小,交不到合适的朋友。
难在社会不够包容,小城市消息闭塞,亲戚朋友不理解。
难在绝大多数人面对少数时那种难以捉摸的目光。
更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接受自己,又哪里来的勇气,做自己呢?
我 讨厌虚假繁荣,也害怕刻意深刻。
所以我没有把那些全世界基友都要面对的问题再加诸到今天要讨论的范畴。
我私心想着,小城市的 gay 要想获得更好的 gay 生,真应该考虑考虑去大城市发展。
却又放不下这些在小城市扎根的 gay 们,希望有朝一日三线城市的环境也能和大城市一样开放包容,甚至更好。
最后一段话无关乎今天的文章,但我希望更多人看到它。
“所有你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不能包容,且没有伤害他人的事。都没有错,错只错在,是你人生浅薄。”
爱柠檬,啵~